首页

高跟插dd

时间:2025-05-29 00:28:53 作者:房地产市场交易指标持续回稳 各地加码“稳定住房消费” 浏览量:8707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拔尖创新人才”现在是全社会的一个热词。

  “我们正日益走到世界舞台中心,走进科技创新领域的‘无人区’,很多领域急需一批站在最前沿、具有创新眼光与引领意识的拔尖创新人才。”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表示。

  在张荣看来,拔尖创新人才不仅要在自身专业领域有过硬的本领,还应具有引领性、人文性、时代性、开放性这四个特质。具体来说,拔尖创新人才具有创新引领作用,有家国情怀、健全的人格、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宽厚的同理心,有与时代特征相匹配的思想观念、技能与素养,能够与社会、国际同行有更多互动。

  探索长周期贯通培养模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智认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创新高等教育育人模式是关键。“大学是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阵地,应积极探索育人模式改革,提升科技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陶智建议,鼓励探索基础学科长周期贯通培养模式,根据学生禀赋特长开展个性化培养,支持学生针对关键科学或技术问题进行“十年磨一剑”的研究探索。同时,建立进阶式科教融合培养体系。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探索类课程,让学生在实验室参与“微课题”,激发研究志趣,培养科研习惯;针对高年级学生,可设置源自实际问题的高阶挑战项目,引导学生选定研究方向,为开展持续攻关打好基础。

  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主力军。为此,陶智建议在高校探索项目制学科交叉培养模式试点。“在高校设立集成多个学科的特色培养项目,以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项目为牵引,对课程、师资、平台等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支持学生‘多学科’培养、‘多指标’评价。”陶智说。

  创造更好的育人生态

  高校还应创造更好的育人生态。张荣认为,高校应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统一模式培养向个性化培养转变。“以往都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但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自主兴趣,教学效果不会理想。学校应转变观念,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需要,考虑学生的爱好和想法,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培养成学生自己希望的样子。”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完善协同育人机制,让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先进理念延伸到基础教育阶段。张荣说:“如果不能将高等教育开展的改革延伸到基础教育阶段,可能很多比较理想的人才培养设计将建立在不牢靠的基础上。”

  2021年,厦门大学与厦门第一中学签约携手展开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探索特色顶尖人才衔接培养机制。

  “这是厦门大学积极将中小学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衔接联动起来的实践。未来,希望将更多新的教育理念在有条件的学校和学生身上得到更多体现。”张荣说。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则提到,对拔尖创新人才来说,早期培养很重要,应着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教育体系,注重培养科学精神。比如,在学校里建立更多的科技类兴趣小组和创新实验室,在课堂里尝试使用各种教学技术和各种教学方法,中考、高考设置更多样化的评价招生方式,鼓励社会开展各种科技类实践活动和比赛,对天赋异禀的孩子多一些宽容。(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欧洲专家:中国商品广受欢迎,欧洲希望继续开拓中国市场丨世界观

博鳌3月28日电 (记者 陈溯 张文晖)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2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关键。

我国国际收支运行总体稳健

林晓珊认为,荣誉评价机制、胜任条件等,需要进一步健全和严格规范。“首先要从源头上避免此类评选过多,防止评选沦为钱权交易的附属品。其次,全社会要坚决抵制买卖‘国宝级大师’‘优秀人民艺术家’等虚假荣誉。”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钢桥面铺装施工启动

最初,张驰对比赛成绩的要求很低。资金不足,还有对手使坏,也让张驰原本有些复燃的赛车梦又渐渐破灭,直到他发现了当年那枚铅封,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国内首个专注于资助无痛分娩的公益基金落地福建

2022年11月,依库珠单抗正式在国内上市流通,小张算是比较早使用该药的患者。“纳入医保前,一年用药开销近50万;纳入医保后,药价由原先2万元/瓶降到2518元/瓶。”小张说。

福建海警组织舰艇编队位金门附近海域开展执法巡查

漫步在“中国黄酒之都”绍兴大街小巷,可见黄酒消费个性化、多元化趋势。除了黄酒咖啡、黄酒奶茶、气泡黄酒等衍生品,主打“沉浸式”的黄酒酒吧、慢酒馆接连出圈,吸引八方游客。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